何陶,男,中共党员,2011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,同年9月参加工作,现任礼县盐官镇党委书记,先后荣获“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“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“公务员三等功”等荣誉称号,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,既是对他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,更记录了他在不同岗位做出的贡献。
自2011年毕业后他就扎根在礼县基层偏远乡镇,“明德、新民、至善”的校训和“困境中求生存,奋斗中谋发展”的师院精神,在何陶身上绽放出别样光彩。这个从秦巴山区走出的青年,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用14载青春在礼县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担当。从偏远乡镇办公室的灯光到脱贫攻坚时期的村户一线,从防汛抗击疫情的一线现场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,他始终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。
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,他以“绣花功夫”谱写着精准施策的动人乐章,担任礼县扶贫办副主任期间,提出“二维码巡回作战”“防返贫保险”“十查十清零”等防返贫工作机制被《中国扶贫》微信公众号作为典型经验报道推广,担任盐官镇党委副书记,政府镇长期间创新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发展苹果种植基地6.4万亩,带动户均增收4800元,盐官小城镇建设,棚户区改造,社会治理等工作成效明显,那些沾满泥土的工作笔记,那个被群众熟悉的身影,见证着“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荣誉背后的责任与情怀。
担任盐官镇党委书记以来,面对乡村振兴新课题,何陶以“五治融合”创新盐官基层治理,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,高度重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,突出盐官独有的盐马文化特色,引进万头肉牛养殖、陆基三文鱼养殖、苹果矮砧密植技术不断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,让古镇盐官焕发出产业振兴的勃勃生机。
从外语课堂到基层实践,何陶始终感念母校培养,“母校教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,更是扎根大地,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,基层一线是延续母校培养成果的最好课堂。”这位人民群众的勤务兵,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,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展现着自己的新作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