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下午三点,应外国语学院邀请,我校78级校友、中央民族大学王天津教授在我校2教425室作专题学术讲座。外国语学院师生参与此次讲座,共同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跨学科教育创新路径。

讲座中,王天津教授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围绕“两个一百年”目标下的人才培养展开分享。他以“东方微笑”为文化锚点,对比麦积山石窟微笑与蒙娜丽莎微笑的历史脉络,阐述中外文化交融价值。此外,结合天水师范大学胡定一教授、张鸿勋教授的研究案例,讲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启发式教学方法,提出将语言教学与历史、艺术深度融合的跨学科思路。同时,他聚焦国家高质量发展需求,建议依托“外语+科技”“外语+农业”专业优势,搭建跨境电商语言服务体系、撰写多语种碳汇交易科普材料,助力区域经济国际化与环保责任履行,鼓励青年学生实现个人抱负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。
互动环节,师生就跨学科资源整合、乡村经济人才吸引等问题交流。王教授结合自身 17 部中外著作的研究经验,强调文科专业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,寄语大学生志存高远、发挥专业优势。此次讲座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,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向。
讲座结束后,王天津教授参观了我校办学成果展和校史馆,他对学校的发展变化赞叹不已。在成果展厅,他仔细观看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,频频点头并竖起大拇指。步入校史馆,王教授沿着时间轴线,认真聆听讲解,重温学校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升格更名、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到博士点立项建设的奋进足迹。参观结束,王教授表示,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,令人钦佩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他希望学校的明天捷报频传,宏图更展,再谱华章。

王天津简介:男,汉族,中央民族大学教授、硕导。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,天水师范专科学校(现天水师范大学)英语专业学习。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,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学习,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学位。曾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,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,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。著有中、英文著作 17 部,主持参与 9 项国省部级课题,获 4 项社科一等奖,赴多国高校交流授课。
撰稿:李婷婷
编辑:马永峰
审核:杨江锋
责 编:王 勤
编审:张文超